推薦搜索
推薦搜索: | ||
10年堅守 不忘初心 | 一帶一路專項基金 | |
會長專欄 |
主頁底部二維碼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主辦: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版權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備07503584號-1
地址:北京東直門南大街5號中青旅大廈1009—1012室 郵編:100007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843號 電話:010-58156230/31/32/33 傳真:010-58156230-618
專題 紅色文化
會長題詞
九十年前,十三位以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為己任的有志青年,代表著全國五十多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現興業路76號)、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革命星火從此掀開了開天辟地的新篇章,是他們背負起中華民族的理想。
從“一大”到“十七大”,南湖的紅船駛過了九十年偉大輝煌的歷史航程。
從1921到2011,是無數個他們,用28年的浴血奮斗建立了紅色政權。從此中華民族走上了獨立、富強、復興的強國之路。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也只有他們——我們的先輩們,才能發出振撼世界的豪言壯語:我就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力量能阻擋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站起來??!豈有堂堂中華國空無人乎?!
他們做到了。
90年后的我們必須要擔起歷史的使命和未來歷史的責任。
2011年的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中華文化的特質是什么?我認為中華文化的特質是生活文化,它像云像雨又像風,具有極強的滲透性和感染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浸潤著華夏子孫的心靈和情操。這就是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團結凝聚、長盛不衰的根本和基礎。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文化建設相對遲滯。中國這個巨人單靠一條腿是走不遠的,必須要兩條腿走路,這樣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我們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致力于弘揚傳承中華文化。我會的宗旨是喚醒公民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和責任,配合政府調動民間力量修繕和保護中國文化、歷史遺跡,推動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人類”的原則,通過廣泛而嚴格的資金募集和使用,促進中外文化保護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推動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讓我們共同為弘揚傳承中華文化、為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盡一份文化責任。
讓我們共同回顧歷史、回顧先輩、接過他們的旗幟,讓共和國的黨旗更紅。
謹以此文敬賀中國共產黨九十華誕!
耿瑩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