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文化內頁頭部圖
專項基金底部信息
主辦: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版權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備0750358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地址:北京東直門南大街5號中青旅大廈1009—1012室 郵編:100007 電話:010-58156230/31/32/33 傳真:010-58156230-618
堯舜文化專項基金·絲綢之路專欄∣《肇始圣地(一)西陰遺址地》
西除遺址(圖)
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始教民養蠶,治絲蠶以供衣服。
一一摘自《資治通鑒外紀》
當人類由舊石器時期進化到新石器時期的關鍵時刻,世界東方的中華大地又閃現出一道文明曙光!在母親黃河的中樞,中條山與鳴條崗的西陰村嫘祖姑娘創始了養蠶繅絲織錦帛,解決了先民衣著裝束!這一創舉將人類文明推進了一大步,也為而后的絲綢之路的肇始奠定了思想與物資基礎!
大量的史資記載了這一偉大的創舉,《通鑒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 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薄妒酚洷炯o第一·五帝》中說:“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饵S帝內經》日:“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乃稱織維之功?!薄端逄啤ざY儀志》記載: “此周尊嫘祖‘先蠶’(即始蠶之神)?!薄痘茨闲Q經》云:“西陵氏勸蠶稼,親蠶始此?!薄堵肥贰芬苍?“西陵氏之 女嫘祖帝為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边€有河南西平、浙江省杭州、四川省鹽亭、湖北省宜昌、陜西省大荔等不同的《地方志》、《縣志》等記載。
西陰遺址出土的半個蠶繭
1926年中國最早主持田野考古學者李濟先生“半個切制的遠古蠶繭”的發掘發現和世界眾多考古學者的共識,讓世界認可了養蠶剿絲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而山西夏縣西陰村是中華先民養蠶剿絲的根祖地。從而,各種傳說和眾多的民間故事有了九九歸一的定論。當年,李濟先生在《山西西陰村史前遺存》一文中寫道:“我們最有趣的發現是一個半切割的絲似的半個蠶繭,這半個已經壞了一半,但是仍舊發光,那切割的部分極平直,因為它是經過人工的割裂?!崩O殼長約1.36厘米,繭幅約約1.04厘米。1928年的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院進行鑒定,證實: “在西陰村的彩陶文化的遺址里,發掘出來的半個人工切割下來的蠶繭....是家蠶的老祖先。蠶絲文化是中國發明和發展的東西,這是一件不爭的事實?!倍?,日本學者布目順郎,池田縣司等按半個蠶繭照片圖樣用絲片仿制復原,也認為這是“桑蟥繭”,是一種進化不夠,繭形還小的“家蠶繭”。西陰村周圍的東下馮夏文化遺址,“繭形窯穴”的發掘,又印證了這一發現和鑒定的如實性和科學性。
山西夏縣西陰“嫘祖祠”
專項基金底部信息
主辦: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版權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備0750358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地址:北京東直門南大街5號中青旅大廈1009—1012室 郵編:100007 電話:010-58156230/31/32/33 傳真:010-58156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