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最新公告 NEWS
-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被列為2008年度第一批獲得公益性捐贈 2017-10-26
- 地動儀簡介 2017-10-26
一帶一路專項基金首頁簡介
海洋文化專項基金簡介
One Belt And One Road special fund
為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 大規劃,發揮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在國際文化交流的平臺優勢與民間作用, 從而在“一帶一路”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發揮“國家智庫”資源整合平臺的重要作用, 成為“文化先行”的領頭兵。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于2016年9月設立“一帶一路專項基金”,旨在。。。

2019-06-21
《海洋文明復興導源》正式出版
2019-06-21
《海洋文明復興導源》正式出版
2019年1月,基金會的郵箱里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郵件,《海洋文明復興導源》作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環北部灣海洋文化遺產搶救、挖掘與創意產業廊道構建》主持人麻三山博士,在郵件里講述了他與海洋的故事,并尋求基金會的幫助。? 《環北部灣海洋文化遺產搶救、挖掘與創意產業廊道構建》是北海市首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018年3月通過評審獲得結題證書,研究報告80.3萬字,包括許多重大發現、新發現,提出了重

2017-11-21
國際商報與廈大建“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研究團隊
2017-11-21
國際商報與廈大建“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研究團隊
中新網廈門9月18日電(記者楊伏山)2017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廈洽會)18日在此間啟幕。對接金磚國家廈門會晤成果,融入“一帶一路”成為其最大亮點。國家商務部旗下《國際商報》社與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當天簽署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研究團隊?! ≈袊A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一路”專項基金主任吳國陽,以及來自美國、英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商業金融院校和工商界的代表、合作雙方代表等10

2017-11-21
“一帶一路”專項基金攜手廈大共推文化教育先行
2017-11-21
“一帶一路”專項基金攜手廈大共推文化教育先行
12月23日,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國際學院院長鄭通濤教授(左)與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一路”專項基金主任吳國陽(右)一起為雙方共同成立的“一帶一路漢學總中心”揭牌?!∨巳f華攝 中新網廈門12月23日電(記者楊伏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一路”專項基金與廈大海外教育學院/國際學院23日在廈門簽署合作備忘錄,并為雙方共同成立的“一帶一路漢學總中心”揭牌?! ≈袊A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

2017-11-21
新加坡首家“一帶一路”多文化研究中心7月20日正式成立
2017-11-21
新加坡首家“一帶一路”多文化研究中心7月20日正式成立
廈門大學與英國倫敦商業金融學院合作項目,新加坡首家“一帶一路”多文化研究中心昨天成立。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下,該中心由英國倫敦商業金融學院(LSBF)新加坡校區與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合作成立?!SBF新加坡校區是新加坡首家成立“一帶一路”倡議相關項目的私立教育機構,這項倡議的預估價值為690億新元?! ≡摗耙粠б宦贰倍辔幕芯恐行膶⑻峁┛鐕逃n程,讓企業主管和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中國的“

2017-11-21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一路專項基金在廈門揭牌
2017-11-21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一路專項基金在廈門揭牌
9月13日下午,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一帶一路專項基金在廈門舉行揭牌儀式。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理事長耿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盧繼傳,中國法學會副理事長李軍,廈門市人民政府市委辦主任張善斌,廈門市原副秘書長詹玉緯,廈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第七辦公室主任林建新,廈門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盧琳兵,思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尤小波主任,省商務廳、中國貿促會福建委員會、國際商會福建分會、思明區人大、思明文體局等

2017-10-31
“一帶一路”有助于世界經濟增長
2017-10-31
“一帶一路”有助于世界經濟增長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舉措有助于世界經濟增長?!泵绹Z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將促進當地經濟的加速發展。斯賓塞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的建立有利于改善中亞、東歐和東非等區域國家的經濟發展,對亞洲經濟更是大有益處。中國的對外需求為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國家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增長機會。? 說到中國經濟,斯
活動信息
活動信息
Activity
information
專項基金底部信息
主辦: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版權所有 2008 CCHF, All Copyright reserved. 京ICP備0750358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北京
地址:北京東直門南大街5號中青旅大廈1009—1012室 郵編:100007 電話:010-58156230/31/32/33 傳真:010-58156230-618